Cookie-Einstellungen
     
 
 
新闻
专访 |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叶俊涛副教授 2023-06-09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23

获奖者专访

64829c744003e.jpg

叶俊涛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导师为麻生明院士。随后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Mark Lautens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omislav Rovis教授和康奈尔大学Tristan Lambert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并于同年7月作为特别研究员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研究方向:发展基于光、电及酶催化的绿色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并结合计算化学研究反应机理。

Q1

什么原因使您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

博士后研究阶段接触到了光化学和电化学合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光催化与酶催化或电催化的结合。

Q2

请分享一张自己研究成果的图片。

J. Am. Chem. Soc. 2021, 143, 11251.jpeg

Q3

您认为影响科研结果和产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科研团队的规模及科研经费。

Q4

您(或者您的团队)在科研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如何应对?

课题组建立初期就遇到了疫情,科研进展及团队建设都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还在寻找应对的方法,也许静下心来学习一些新东西,尝试一些学科交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风险也很大。

Q5

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职业生涯中有哪些榜样?

从我接触科研至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很难全部列举出来,其中博士导师(麻生明研究员)和博后导师(Mark Lautens、Tomislav Rovis和Tristan Lambert教授)对我的影响最大,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包括科研的严谨、科研的交叉融合以及如何指导学生等等。

Q6

 可以用几个词形容您的研究和生活?

平淡、忙碌、充满期待。

Q7

您在生活中有什么兴趣爱好?

打乒乓球、看电影、听音乐。

Q8

您的日常工作都有哪些?哪些对您来说最重要,

您最享受哪一部分?

日常工作包括阅读文献、和学生讨论科研进展、上课、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等,其中和学生讨论科研进展和把课上好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最享受和学生讨论科研中的意外发现。

Q9

在研究工作中,您认为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

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严谨细致、不断学习、敢于跳出科研舒适区,挑战自我。


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本奖每年颁发一次,面向来自全世界处于独立学术研究生涯早期、崭露头角的科研人员,如助理教授和初级教授。获奖者由SYNTHESIS,SYNLETT和SYNFACTS的编辑委员会成员独家选择,他们不断关注从事化学合成与催化或和有机化学密切相关领域的有前途的年轻人。自1999年本奖项首次颁发给年轻研究人员以来,它的目标就是表彰和鼓励新一代有机化学家。该奖项包括SYNTHESIS,SYNLETT和SYNFACTS的一年免费订阅(在线和纸本)和证书。

敬请关注更多获奖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