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Einstellungen
     
 
 
新闻
超声引导下钻孔脑脓肿抽吸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022-03-23

#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神经外科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与神经外科学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亚东 | 首都医科大学

↓ 神经外科专题丨20

脑脓肿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估计为0.3-1.3/100000/年。随着影像学和抗生素治疗的改善,死亡率已从1960年的40%下降到2010年的15%。绝大多数患者至少接受一种神经外科手术以明确诊断或减少占位效应。然而,恰当的治疗方式选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位于非功能区的浅表脓肿,开颅术可能比抽吸术和立体定向穿刺治疗效果更好;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是功能区或深在部位的首选治疗方法。无框架立体定向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立体定向手术由于术中脑脊液丢失或囊肿塌陷而导致脑组织移位,严重可导致脑疝的发生。此外,晚期较厚的脓肿壁可能难以穿透。术中辅助超声为手术提供实时成像,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解剖结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引导下钻孔脑脓肿抽吸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J Neurol Surg A Cent Eur Neurosurg 2021; 82(05): 446-452
DOI: 10.1055/s-0040-1720989

Original Article

Safety and Accuracy of Ultrasound-guided Burr Hole Brain Abscess Aspiration

超声引导下钻孔脑脓肿抽吸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Allouch et al.

超声引导下钻孔脑脓肿抽吸术流程:


1.  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常见的解剖标志,确定穿刺点。深部病变可以通过倾斜探头来纠正错误的穿刺点。

2.  行皮肤切口后,颅骨钻孔。将10*8.6mm的超声探头置于硬脑膜上,并将针引导装置连接到探头上。在脓肿可视化后,探头可以旋转360度,以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

3.  在所选的穿刺点,在骨孔边缘钻一个3*3mm的小槽,露出硬脑膜。先做硬脑膜切口,然后做蛛网膜切口。

4.  为了避免脓肿残留或在其侧面滑动,可以通过在脓肿边缘之间倾斜探头来实现脓肿的三维成像。

5.  在超声引导下,将针头插入引导片,然后推进脓肿。脓肿被刺穿,尽可能多地吸出脓液。如有必要,在目视下放置引流管。

6.  当存在抽吸阻力,并且超声下显示保留较大的脓肿腔时,可调整方向再次行穿刺抽吸。

7.  穿刺针拔除,将超声探头留在原位,以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排除出血。然后闭合切口。术后24小时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MR)复查。

1.jpg

图1:穿刺针的计划路径(虚线)叠加在超声图像

(w,脓肿壁;c,脓肿核心)

62393710619a0.jpg

图2:(a)术中脓肿抽吸的图像。左侧,脓肿没有被刺穿;中间和右边的图像,注意底部致密颗粒的分离和脓肿的收缩。(b) 同一患者术前(左)和术后(右)增强MR对比。

讨论


超声引导下钻孔脑脓肿抽吸术非常安全,此研究25例脓肿穿刺仅发生1例暂时性并发症。根据当前文献,穿刺治疗脓肿可降低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经超声引导是囊肿穿刺或脓液抽吸重要的辅助工具。脓肿在超声上有明确的典型表现,脑脓肿是超声下表现的理想目标。1991年,Goraj和Kopytek17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对14例患者行开颅后脑脓肿穿刺抽吸,这些患者中未报告任何并发症。在此病例系列中,作者证实了Strowitzki等人的结果,并证明了钻孔对脑脓肿进行超声成像和抽吸的可行性。此外,使用现代超声探头,可以获得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便于能够穿刺小脓肿。对于小脑的脑脓肿,根据之前研究结果,开颅手术是首选方法,可以快速安全的方式到达脓肿部位。该方法不需要耗时的术前计划,是脑疝患者理想的急救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牵拉脑组织,吸除脓液或脑脊液可直视下看到脑脓肿的部位,通过确认脓肿的实际位置,可以更安全地在一次手术中穿刺多个脓肿。

与基于框架和无框架的手术相比,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抽吸在节省时间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解剖结构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在钻孔后可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导航技术也可提供辅助作用。此外,距离硬脑膜超过6.5 cm可能会导致图像质量受损,超声引导足以保证图像的高质量和正确性。虽然MRI术中成像提供了重新调整手术策略的机会,但无法术中实时成像,与超声系统相比,也变得复杂和昂贵,而超声波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可用。穿刺通道内出血通常可以根据超声下扩大的低回声斑点和可见的颗粒运动来识别。同时建议在术后24小时内行CT复查。

临床建议


超声引导下脑脓肿钻孔抽吸术创伤小,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实时反映术中解剖结构变化的优势。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阅读本刊更多论文,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