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妇产与小儿科学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产科学、新生儿科学、围产科学和母胎医学等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李晓雨 | 首都医科大学
↓ 妇产与小儿科学专题丨181
先天性子宫畸形,也被称为勒氏管异常,是由勒氏管异常发育、融合、管化或吸收引起的一系列畸形。这些缺陷的范围从轻微的改变子宫腔形状的轻微缺陷到严重变形子宫腔结构的严重缺陷。在育龄的妇女中,其估计患病率约为2%至5.5%,在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中,患病率高达25%。先天性子宫异常已被证明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包括自然流产、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先兆子痫、胎位不良、剖宫产和早产胎膜早破。弓形子宫是由于子宫阴道隔在发育过程中未能完全吸收,导致子宫底部出现小凹痕而引起的。弓形子宫是纯粹偶然发现和正常解剖的良性变异,还是应该被认为是子宫异常本身,这是有争议的。
America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Arcuate Uterus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Connolly et a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目的:旨在评估弓形子宫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设计: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5年至2020年在单一母胎医学实践中治疗的弓形子宫妇女。我们纳入了所有单胎妊娠≥20周且诊断为弓形子宫的妇女,并随机选择(3:1)单胎妊娠且子宫无异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和妊娠结局,进行统计性分析,进而了解弓形子宫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弓形子宫的三维超声,见下图:
结果:入选弓形子宫37例(独立单胎妊娠55例),对照组165例。基线特征没有差异,见下表。
弓形子宫的妇女在37周内自然早产的发生率明显更高(10.9比3.0%,p=0.031),更可能需要阴道黄体酮(5.5%比0.6%,p=0.049)和产前皮质类固醇(16.4比5.5%,p¼0.020),在子痫前期、剖宫产、输血、胎盘残留或病态附着性胎盘方面没有差异,见下表。
弓形子宫也与较低的出生体重(3,028.1 ±528.0对3257.2±579.9 g, p=0.010)和较高的宫内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相关(20.0对7.3%,p=0.008),尽管在整个妊娠期间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增加相似。见下表。
结论:弓形子宫与自发性早产(<37周)、短子宫颈需要阴道黄体酮和产前皮质激素、胎儿生长受限和平均出生体重较低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America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为同行评审国际期刊,每年出版 14 期,内容涉及原创研究和专题综述。它是产科学、新生儿科学、围产科学和母胎医学专家的权威论坛,侧重于衔接不同领域。
本刊主要关注临床和转化研究,诊断、监测和治疗方面的临床和技术进展以及循证评述。热门主题包括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预防和管理。出版的稿件涉及新技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设置和护理等主题,以期对该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
所有论文均通过在线提交,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稿件处理速度快,可同时提供电子版。AJP Reports是American Journal of Perinatology的姊妹期刊,为新生儿和母胎医学病例报告的开放获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