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Einstellungen
     
 
 
新闻
子宫内膜结核:一个临床病例的宫腔镜表现 2023-09-07

#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妇产与小儿科学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产科学、新生儿科学、围产科学和母胎医学等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李晓雨 | 首都医科大学

↓ 妇产与小儿科学专题丨98

生殖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性病变,多见于20-40岁女性。子宫内膜结核约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病的50~60%。子宫内膜结核病程缓慢、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其破坏子宫内膜的结构和功能,严重时可造成对生殖功能无法挽回的损害 ,应引起妇产科医生的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结核少见,常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

Case Report


Endometrial Tuberculosis: Hysteroscopic Findings of a Clinical Case

Prado et al.

CC BY 4.0 · Rev Bras Ginecol Obstet 2019; 41(06): 409-411
DOI: 10.1055/s-0039-1692634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病例

一个54岁女性,主因“左髂窝疼痛伴消瘦”就诊。腹部超声示有腹水,经阴道超声示:子宫内膜厚度14.2 mm。胸部x光检查无明显改变。宫腔镜检查显示子宫腔棉花状面覆盖了整个子宫内膜表面和输卵管开口,宫颈息肉。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显示:肉芽肿性子宫内膜炎伴大量上皮样肉芽肿、多核巨细胞和干酪样坏死,未见恶性细胞。Ziehl-Neelsen染色显示干酪样坏死区有抗酸杆菌;宫颈病变与宫颈内息肉一致。病人经规律抗结核治疗4个月。患者逐渐出现疼痛缓解、腹水消退和体重增加的症状。治疗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证实宫腔正常,镜检发现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残留炎症反应,子宫内膜上皮下仅有形成不良的肉芽肿,未见坏死及细菌。见下图:

1.jpg

图 1:抗结核治疗前

2.jpg

图 2:抗结核治疗后

收获

绝经后子宫内膜结核少见,其原因可能因为绝经后盆腔器官血流量减少,萎缩的子宫内膜不适宜结核杆菌生长。绝经后子宫内膜不能随月经周期性脱落,决定了绝经后子宫内膜结核病变较育龄期广泛,多为干酪样病变,约60%~70%子宫内膜受侵。绝经后女性免疫力低下,菌毒力强,病变以渗出为主而表现为阴道流液。腹痛与炎症刺激及病变致宫颈粘连引起大量的宫腔积液所致的机械性刺激有关。

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金标准,在宫腔镜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镜下诊刮可明显减少漏诊率。当然临床大夫需要提高自己的经验,当遇到上图时,我们需要对诊断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