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神经外科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与神经外科学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亚东 | 首都医科大学
↓ 神经外科专题丨158
术后面神经麻痹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手术的一大挑战。这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面神经麻痹伴闭眼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角膜溃疡,最终破坏视觉功能。CPA区肿瘤切除通常在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ONM)下进行,以保护面神经功能。术中操作侵扰面神经会诱发“自发”的肌电活动,可以通过扩音器和/或显示器上进行实时监测。既往研究详细描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模式,发现某些变化(爆炸和隆隆声)与面神经损伤有关。大多数观察到的声波变化似乎并不代表面神经损伤,但发现一种特殊的波形,即A波,可以预测术后面神经麻痹。A波是一种高频声音模式,被定义为“类似轰炸机”声音的视觉等效物。在此基础上,对术中面神经肌电图进行客观分析,不仅证实了A波的特殊作用,还揭示了A波活动(TT)程度与术后面神经麻痹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视觉TT与自动TT在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面具有同等价值。但对于术者而言,视觉监测与手术操作是非同步进行的,不能反映实时监测情况。A波是一种面神经肌电变化的听觉模式,其数量与术后面神经麻痹的风险相关。这种相关性已在视觉波形上进行了证实,但尚未通过视听实时分析验证。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urgery Part A
Prell et a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结果
图1:典型A波。显示了4秒的轨迹;每个通道(从上到下)监控眼轮匝肌、鼻肌和口轮匝肌。A波可以被观察为(a)几秒的典型变化,(b)短序列的间断出现,(c)渐减,或(d)渐增模式。(e) 在某些情况下,电极对感受区域内的不同运动单元受到影响可能会同时出现几种类型的A波。
图2:不同TT类型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讨论
自动TT监测还没有应用于临床。因此,这项研究及其自动化和视听波形监测之间的比较只能作为一项单中心研究来实现。通过自动程序证实了A波数量与术后面神经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视听分析和严格音频分析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研究认为,通过A波的特征声音,在主观上更容易实时将其与其他声音区分;尽管这种对A波进行实时监听的方法会让术者筋疲力尽,尤其是在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的情况下,但还是有可能做到对A波的实时监测。特征性音频对术者有“唤醒效应”,面神经肌电活动的特征性声音会迅速提醒术者恢复警惕。因此,在无法进行肌电图自动分析的情况下,通过高质量的扬声器向术者和监测团队显示面神经肌电活动变化,对于实时监测面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因此强烈建议使用音频进行实时监测。
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A波数量与术后功能结果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A波一旦出现,就提示有一定的面神经麻痹风险,即使A波数量较少,提示面神经损伤的风险较低。“额外”和无意义的A波也可能是由于牵拉面神经分支或中间神经引起的,当不加区别地设定阈值会导致假阳性监测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根据视听TT中的观察数据在TT出现1分钟周围放置一条分界线,以描述实际临床监测的经验:当应用这个所谓的阈值时,面神经监测的常见结果及其典型的统计优势和劣势变得显而易见:几乎没有假阴性,但有50%的“假阳性”,但临床结果良好。在A波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量化的方法证明了其数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接受前庭神经鞘瘤手术的群体,大多数情况下A波似乎与面神经损伤相对应。因此,每当A波出现,应分析面神经是否损伤的潜在机制,并尝试相应地改变操作策略。这种发出有提示意义的实时监测能力是进行A波监测的主要优势。
临床经验
前庭神经鞘瘤术中监听到的A波数量与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显著相关。通过基础监测设备和高质量的实时视听分析,A波的监测甚至量化在技术上是可能的。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urgery (JNLS) 为同行评审期刊,发表原创研究、综述论文和涵盖神经外科各个方面的技术说明。JNLS的重点包括显微外科手术以及最新的微创技术,如立体定向引导手术、内窥镜检查和血管内手术。它分为两部分,交替出版。Part A涵盖纯粹的神经外科专题,Part B专门介绍颅底手术技术和方法。
JNLS目前是几个国家和国际神经外科和颅底学会的官方期刊。
JNLS Reports是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urgery的姊妹期刊,为开放获取神经外科和颅底病例报告期刊。